谈到学前教育,它的宗旨就是让孩子们能够“玩得好”,拥有自己的基本社交技能,从而培养每个孩子的独特个性。事实上,大多数家长并不知道,正式的幼儿园教师在接受培训时曾被反复强调,禁止幼儿园出现“小学化”倾向。对此,国家还出台了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,提倡符合幼儿发展规律、防止幼儿教育“小学化”的教育模式。
一位工作了将近20年的“老幼儿园主任”说,他经常收到很多家长的抱怨:孩子们不是整天学习英语和数学,老师们只是整天和孩子们玩。甚至一个孩子的奶奶也说:“我花了这么多钱送孩子上幼儿园,玩了一整天。现在孩子们连大字都不认识几个,这不是误导孩子吗?”
其实,归根结底,父母还是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教育是一件大事,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,但是父母也不能操之过急,否则无形中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,相当于变相伤害孩子,接下来给大家一起盘点一下3种错误的学前教育方式,这3件事可能会毁掉孩子的一生。
6岁以前,儿童的手指发育尚未完全成熟。一些握笔的动作仍然需要慢慢练习。正确的做法是学会让孩子轻松地拿笔和玩绘画游戏。只有这样,才能更好地锻炼儿童的握笔姿势,培养儿童的“握笔”能力。
二、对“小学知识”的预接触
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提出了“大脑修剪”理论,意思是说当幼儿进行一些活动时,他们的大脑会更“活跃”。如果允许孩子早点接触小学知识,他们大脑的神经和细胞可能在他们性格养成这个方面被“修剪”,这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。
三、注意“三年级”这道坎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,很多孩子在第一年级和第二年级学习很好,但是这些孩子一上三年级,他们的成绩就急剧下降,对此家长们也很困惑。一位大学心理学教授指出,这一切都是由于“学前教育”过度,幼儿园期间一直暴露在一年级和二年级的知识中,小学时由于自负而导致学习态度平庸,感觉无所不能,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,知道三年级开始提升自我时突然感觉跟不上了,这是最关键的原因。
文章来源:搜狐新闻